總網頁瀏覽量

2006年4月15日 星期六

上帝的僕人

日昨遇見曹牧師轉來昭聲院長夫人的問候,勾起了對黃院長的懷思。匆匆的他的離去也已有七年之久,翻出在他告別禮拜的講辭,再細讀一番聊為紀念。20130530

                                                                           黃昭聲院長告別禮拜講辭 20060415

二十世紀美國一位很有影響力的倫理神學家Reinhold Niebuhr1892-1971)曾經引用一段話來作為他一篇很長的祈禱文的結束,這段話後來有讓很多人受感動,甲意來引用,他說:
            God give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ings
            which cannot be changed;
            Give me courage to change things
            which must be changed;
            And the wisdom to distinguish one from the other.
翻譯出來的意思是:「求上帝給我平靜去接受那不能改變的,給我勇氣去改變那需要改變的,給我智慧去分別甚麼是不能改變的,甚麼是需要改變的。」
人生是一個不斷在做決定的過程,負擔責任愈重的人,所做的決定影響範圍愈大,做決定所面對的掙扎也愈困難。Neibuhr對上帝求討的三項禮物:有平和的心來接受所不能改變的,有勇敢的意志去改變那必須改變的,以及能分別這兩者的智慧。從基督徒的信仰瞭解來說,這個祈禱也就是作「上帝僕人」的「順服與獻身」。

以賽亞先知曾為上帝宣告、描寫一個「上帝的僕人」的樣式,他說:
ah,我ê奴僕,我所扶持ê,我所揀選ê,我ê心所歡喜ê,我有將我ê伊,伊beh將公理傳外邦。伊無喧嘩,無出聲,亦無街路裡聽見伊ê聲。受傷ê蘆葦,伊無at折,beh hoa ê燈火,伊無phah熄;伊照真實,將公理傳播。伊無凊(chhìn)心,亦無失膽,直到伊地上設立公理;海嶼lóng thèng候伊ê教示。

這是以賽亞書出名的「上帝僕人詩歌」的經文之一。這些僕人的詩歌所描述的上帝僕人的共同特質是:勇敢主持上帝的的公理,愛心服事弱小的肢體,擱甘心為這些忍受苦難。這一個僕人形象的典範,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我們作基督徒的一生所追尋的,無非就是要效法基督,來活出這一個「僕人」的生命特質。

普世教會在這個禮拜都在過「受難週」,紀念耶穌的受難。十字架的苦難就是耶穌表現他的「僕人身份」的焦點與高峰。他以生命來見證他對上帝的順服,以及無怨(lun nei)無後悔的獻身。

治喪委員會選在今天(拜六),受難日已經過去,復活節即將來臨的時候來為昭聲院長舉行這個告別禮拜,我覺得有很有意義。希望昭聲院長的家屬及咱所有的親友,站在這個苦難與盼望的中間,重新發現昭聲院長的生命,以及他用生命所傳達給我們的見證。也從這個「生命的祭典」經驗到安慰、感激和盼望。

應該是兩年前的差不多是這個時候,昭聲院長、院長娘及幾位朋友,在沒有事先通知下,突然回到院長娘的母校-台南神學院,參加學院一年一度的受難夜禮拜,與學院的師生做夥守聖餐。那仍是彰基苦難、許多人經驗到傷害的年代。在禮拜後送他們一行的人透瞑要趕回彰化,在e hng 時風涼冷,神學院暗霧的路燈照射的昭聲院長的背影,我到現在仍然無法忘記的印象,我看到一個受摧殘的身軀,卻帶著堅定的腳步與自信的笑容。那瞑在我心裡浮現的一段經文就是我們剛讀的這一段:
       
受傷ê蘆葦,伊無at折,beh hoa ê燈火,伊無phah

我與昭聲院長認識的時間不久,不夠額讓我替他講「故人略歷」,但是有幾件代誌他的行事作風讓我印象深刻,也帶給我很好的啟發與學習:

1)      在我還在神學院當教務長的時候,他曾有一次為了要栽培醫院的同仁,在電話中與我爭論很久,到差不多要起冤家。我當時雖然和他的意見不同,卻很感動他對部屬的關懷與支持。
2)      九二一發生的時候,我還在總會,有一天當時的總幹事把我叫到一旁,告訴我:彰基的黃院長在地震後的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他,給他挑戰說,這次的災難這麼大,總會至少要募集到二億元來幫助台灣人民重建,否則總幹事應該下台。後來彰基也是那些第一批將救濟款匯入總會,由總會統籌救災事宜的單位之一。
3)      當長榮大學遇到財務危機的時候,是他對總會處理小組堅定的支持,才扭轉整個的危機。在其他的機構表示無法參與協助後,那時,他與當時的彰基董事會都仍然異口同聲說,彰基是幫助總會而不是援助長大。身為處理小組的成員,我對昭聲院長與彰基董事會這種寬闊的心胸,及無私的信仰,經驗很深的感動與學習。
4)      在南部總會屬下機構整合的過程中,他與蕭松瑞董事長協力促成「長榮學園策略聯盟」。長大與南神合作的「台灣基督教與文化研究中心」,「社工系八十學分班」,「彰基神學講座」、「蘭醫師榮譽人文學博士的頒贈」等,很多深化信仰探討,造福教會牧長,擴大宣教能量的事工背後都有昭聲院長的用心、構想與出力。

除了這些我個人經驗的事蹟以外,咱也常從彰基的同仁聽到很多黃院長如何以魄力改造彰基的醫療文化,帶領彰基成長,以及他對原住民的關懷、支持的故事。

一年多前,昭聲院長從彰基退休的時候,他的同事曾以「鐵漢柔情」來表達他們對黃院長的印象。咱從他堅持改革的強勢作風,從他關心弱小的悲憫柔軟心腸以及他對信仰、對教會忠誠的認同,所看到的不只是「鐵漢柔情」的剛柔並濟的人格特質,我們更看到一個努力要追隨耶穌,作「上帝僕人」的強烈獻身與完全順服的信仰見證。他不只具備有去改變那需要改變的的勇氣,也具備有接受那不能改變的的平和的心。(na-si)他在決定欲義無反顧的去改變,或選擇順服來接受他所無法改變e- 的那個智慧是甚麼,咱無人能夠為他評斷。就親像他自己在退休前在「彰基院訊」最後一篇「院長的話」對自己所提出的評語,說他是一個「爭議性的人」。

確實,任何一個企圖對現狀從事改革的人,都無可避免的要成為爭議性的人。咱在這個受難週所在思念的主耶穌,豈無也是一個爭議性的人物嗎?耶穌甚至得為自己爭議的教導與作為付出生命的代價。Iau-ku咱各世代的教會及無數的信徒,豈不是因此一次再一次藉著信仰的參與和宣教的實踐,繼續在人類歷史中為他爭議性的教導與作為從事辯護與宣揚嗎?

咱詳細思考耶穌的教訓,反省我們信仰的內涵,那些最核心、最值得珍惜的信息,豈不都是充滿逆理與爭議?親像:
1.          耶穌教導我們說「施比受有福」
2.          作頭的要作細小,做大的要作差用
3.          代先的要作路尾,路尾的要作代先。
4.          到他面臨生命的最後威脅,他還挑戰的的門徒,
講:「人若ài tètio̍h看無家己,giâê十字架,來我。因為見若ài救伊ê性命êbeh失落伊;見若為tio̍h我來失落伊ê性命êbehtio̍h伊。」
爭議性的耶穌今成為人類的救主,耶穌爭議性的教導與作為也成為我們學習、效法與思念的對象。

 雖然不是所有的爭議性的都合於基督信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要成為有爭議的耶穌的門徒,咱無可避免的也要成為有爭議性的人物。昭聲院長在他的一生所丟給他周圍的人這些爭議的火把,只有歷史會顯出他的結果,但是,在他人生的下班時,他已經清楚的以他的言行、作為來向世界宣告:「他是上帝的僕人」,他已經從上帝獲得平靜、勇氣與智慧,來走完他的人生。

 歷史學家愛給咱講:「蓋棺才能論定」,但是,一個對歷史有使命的人,一個以信仰的獻身經營生命的人,往往是棺木也無法論定他的生命的。因為他們手所做的工,要久長留著。他們所建造的信仰事業不知在甚麼時候,甚麼地方要重新開花結籽,讓他的生命再次燦爛、活潑。

 今,受難日已過,復活節將在明天臨到。最大的苦難已經不再威脅我們,上帝應許的盼望要漸漸的顯露、明白。咱這些昭聲院長所愛的親人朋友,在此向他致上最後的告別。咱不是沒有盼望的,因為相信在永遠的故鄉,上帝預備的地方,我們的確將再見,閣耶穌復活的應許將把我們從黑暗、混囤帶向光明和平安。願上主與咱大家同在,特別與昭聲院長娘及他的全家同在。賞賜您們平安。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