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公報
「人鬼的愛恨情仇」
台灣民間傳統農曆七月稱為「鬼月」,是陰府開鬼門關的月份,眾鬼出關在人間到處撒野。因此普渡、祭鬼成為七月的重要民俗活動。而為了要避開諸鬼作弄,大都盡量避開禁忌,舉凡可能遭遇鬼的有關活動,一概避而遠之,好比:不能玩水、不能游泳、不能晚上曬衣服、不能晚上照鏡子、不能在室內撐傘、不能搬家、不能買房子,婚嫁喜慶的活動也都儘量避免在七月份舉辦。直到七月過完,鬼門重關,人們才重新拾回正常的生活步調。這些可以說是鬼月怕鬼的例證,也是台灣民俗中祭鬼的風俗由來。
其實,「怕鬼」和「對鬼的特殊情感」並不是台灣人獨有的文化。幾乎在任何民族的文化中我們都可以發現鬼影、鬼蹤。鬼屋傳奇、鬼片電影在不同國家文化中的普遍以及受歡迎的程度,說明了人們對鬼魂世界的好奇和愛恨交加的普遍心理。「怕鬼」因此是普遍的文化現象,是人心理結構的共通元素,它不是簡單的用一句「迷信」可以加以忽視的社會現象。更具體的說,「怕鬼」或「對鬼魂世界好奇」的心理,可以說是人受造之有限性的必然心理結構。人在生活經驗中體驗到自己的有限,並因而延伸出無力感和對超越力量的渴慕。相對於人的有限性,外在世界的不可知、無法掌握的神秘力量,無可避免的叫人茲長出神鬼這樣的超越存在之想像以及敬畏和戀慕的情結,進而依據各種鬼神屬性來為之命名。原始宗教的法術、巫術的活動可以視為當時人在其宇宙觀的認知下試圖與所想像之超越世界作連繫的活動。
「交鬼與敬神」
從宗教人類學的角度觀察,人的「交鬼」行為與「敬神」活動可以說是源自相同的心理需求。一般而言,交鬼的行為都以利益交換為始,也以利益交換結束。人試圖操弄鬼界的超越力量來達成自我的目的,因此,必須滿足鬼魂的需索。這種賄賂式的利益交換置放於傳統對鬼魔之本性的界說脈絡下,無可避免的造成需索無度,終生忐忑不安的生命狀態。這也是「交鬼」的必然結果。雖然坊間也有「善鬼」之說,但畢竟是屬於例外的異數。超越的世界既有危害人的鬼魂,自然也有幫助人的神明。敬神的活動因此是人選擇的另一個途徑來處理受造的有限,以及生命中的困頓。一般而言,神明是以其善行、德行或悲憫之心而受尊封、聖化的對象。信徒信而敬之、拜之,進而仿效、揣摩以求分享其屬性、生命,甚至與神性合一「肉身成道」。敬神雖然也大多以尋求幫助與自身利益為始,卻因為社會文化對神明的正向界說,敬神之人也因此被期待效法神明的善與義,而以真善美為最終的人生境界與目標。換句話說,人類「交鬼」與「敬神」的活動都是有限的人試圖接觸無限的超越世界的企圖與努力。只是因為對象選擇的不同,交往關係的性質有所差異,而導致結局不同吧了。
鬼神既然是人對超自然世界存在之超越力量的體驗與命名,人們對鬼神世界的感情乃因此受經驗的影響而有所不同。人對神的敬畏與對鬼的恐懼本質上只有一線之隔,兩者都存在著「怕」的成分。這怕的感情一方面是因為「力有未逮」,另一方面也因為「無法滿足」。人面對自己所無法抵擋的超越力量,又感受到自己無法去滿足神鬼的需索、要求,因而心生畏懼、不安。社會對鬼神屬性界定的不同自然會影響人對鬼神情感性質的不同,個人或宗教團體對鬼神屬性之界說或經驗的不同也會影響人對鬼神之愛恨情仇情感的差異。有人怕鬼有人怕神,有人敬神,也有人鍾愛鬼魂。「怕鬼」的心理因此並不是無法改變或超越的。
「基督徒怕甚麼鬼?」
傳統上,對怕鬼之情感的克服與超越不外乎:1) 賄絡:祭拜鬼魂,以求和的姿態處理惡鬼的威脅。2) 壓制:請道士、法師、牧師、神父作法來壓制惡鬼的騷擾或從事驅魔的活動。3) 疏離:孔老夫子的敬鬼神而遠之,即是以不知不論的態度去迴避處理鬼神的問題。4) 超越:基督教信仰對鬼魂的態度基本上是從創造的宇宙觀來了解,神鬼並不是對立的(二元論),魔鬼從聖經的觀點看也是上帝的使者(或是墮落的使者)。在上帝裡人可以無懼怪力亂神,無所禁忌。
基督教的聖經雖然一再禁戒人交鬼或以祭祀鬼來取代敬拜上帝,在新約聖經中也多有趕鬼、驅魔的記載,但是聖經從來不以為鬼是與上帝敵對的,或認為鬼與神是在平行地位交戰的雙方。相反的,無論舊約、新約都認為鬼是降伏在上帝及基督的權柄之下的,甚至是受上帝的指揮、差遣的(參約伯記)。鬼所敵對的是人,尤其是因罪的侵犯而割裂了與上帝和好關係的人。因此,基督徒怕鬼不是因為鬼可怕,而是因為自己心裡沒有平安。在基督教的宇宙觀下,人若克服了罪的威脅,與上帝和好,與基督同在,自然就沒有怪力亂神的問題,鬼的力量也不足為害。
農曆七月,基督徒怕甚麼鬼?最當怕的無非是心中的鬼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