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11日,台南神學院在畢業典禮中,頒授林義雄先生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肯定其一生為台灣民主運動堅持不變的奮鬥與貢獻。他是台南神學院創院以來,非基督徒人士領受此學位的第一人。頒授典禮中,林義雄先生以「慈悲、希望、愛」為主題,表達一生的理念。
以神學院的名義把榮譽博士頒給林義雄先生,除了感戴林先生雖非宗教人,卻在家庭遭逢無以言喻的變故後,經歷了非常人所能承受的心靈淬煉,不但沒有被仇恨、報復所吸引,也沒有因此消極退避,反而沉澱自己,懷抱慈悲宣揚饒恕。在擔任民進黨黨主席期間協助民進黨取得政權,卻急流勇退,不為名位所動,而專心獻身於非核家園和台灣民主運動精神的深耕與傳承。我個人從他的身上看見了一個比檯面上的許多宗教大師更富有真實宗教心靈的典範。
然而興起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給他,還有一段個人的心路歷程。兩千零二年應邀接掌台南神學院,兩度在北部的某個教會主理,該會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老,也兩度邀我午餐,就是要告訴我南神是台灣教會的最高神學學府,在教會紛擾中南神的院長應該要站出來大聲講話。當時我剛離開長老教會總會研發中心主任與助理總幹事的職位,對教會所面對的紛擾與爭端自然如飲冷水點滴心頭。然而頂著神學院院長的頭銜站出來大聲說話,真能有助於教會的和諧與正義的伸張嗎?我心知肚明以當時教會的生態,神學或神學院既不具備這樣的能量,也不被期許扮演這樣的角色。我告訴這位長老說,讓我們先把神學在教會中的發言權找回來,再談它的可能貢獻。
找回神學發言權,最重要的無非發揚宗教心靈的力量。當教會陷入世俗社會的權力競逐,開始仿效世俗政治的價值,崇尚官大學問大,只問權力不問道理的政治漩渦中,神學或神學院的聲音難免聽者藐藐。神學院如何向教會發出不同的價值信息,給神學生建立可供學習的典範,成為重建神學發言權的重要途徑。很感謝當時的董事會,毫不遲疑的接受了這個榮譽博士頒贈的提議。更高興的是教會一般對神學院這一個決定反應竟然相當正面。原本希望透過這個一個事件,能逐漸把林先生的心靈淬煉的過程引為神學人靈修的範例。為台灣教會建立一個更具心靈能量的宗教靈性。卻都因主客觀因素的橫阻,成為未了的心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