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2年3月31日 星期四

懷念 鄭兒玉牧師 - 一位特立獨行的時代先知

 

鄭牧師與神學院同事


   

黃伯和 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 主任(前台南神學院院長,前長榮大 學副校長)  【適逢鄭兒玉牧師百歲冥誕,接蔡三雄牧師來信邀稿,謹記數則回憶以茲追念】

 


鄭兒玉牧師對我的神學生涯於公於私都扮演著無法言喻的影響。

作為第一代基督徒,在帶領我信主的傳道人鼓勵下,憑著信心決定在不依靠父母支助下進到台南神學院就讀。本來以為說利用新生訓練以及語言進修期間找個家教、工讀辛苦一點,應該可以撐下去。沒想到一個多月暑期進修時間都過去了,想找的工作卻毫頭緒。就在進修課程的最後一天,同學們都在收拾行旅準備回家度週末,迎接正式開學的神學生生涯。我則掙扎著註冊的學費與開學後的生活費仍無著落,考慮著是否應該放棄這個不成熟的信心抉擇。

就在離校前夕,同宿舍室友邀我到餐廳旁的桌球室打桌球,說是臨別前的交誼。就是這個時候鄭兒玉牧師差人到桌球室找我,說他的互談會需要工讀,問我願不願意幫忙。就這樣一個關鍵讓我留下來,展開了我一輩子的神學與神學教育旅程。在互談會、事工班的工讀讓我有機會向鄭牧師近身學習。幫他寫信(都是他逐句口授抄寫)、寄信(常常是晚上成功路郵政總局要關門前趕去寄送)、檔案整理、資料蒐集,以及事工班的行政協助等。鄭牧師是個急性子的人,跟他工作是隨傳隨到,事必躬親,而且每件事都講究時效,劍及履及。跟他工作雖然很緊張,但卻也養成我扎實的做事態度與成效。工作期間牧師娘的噓寒問暖,時而拿些衣物、食物幫助,在孤單旅外的遊子灰心、喪志時,這往往像針強心劑,讓艱辛的神學院生活得以持續。

鄭牧師是個歷史學者,史學的訓練讓他對週遭環境有過人的洞察力。他的執著、敢言,以及鞭辟入裡的觀點,讓他贏得教會內外人的敬佩與稱頌。他喜歡作詩,他的詩中屢屢使用出頭天的台灣俗語。這也影響了我後來在博士論文撰寫、擇材時受到他的啟發並選用了不少他的資料。鄭牧師在台灣戒嚴的年代,身影單薄卻言辭鋒利,他堅持公義,也關心弱小。在林義雄家遭滅門血案後,他奔走遊說把兇宅變成教會,為台灣歷史的創傷闢劃救贖的希望。他是我的老師,一位特立獨行的時代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