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塑造台灣和台灣身分的品牌


作者:徐望志教授 / 翻譯:黃伯和 
(pos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prof. Victor Hsu April 29,2012)

The beautiful Formosa - My homeland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約翰: 15:5

上主已經指示我們甚是善。他要求的是:伸張正義,實行不變的愛,謙卑地跟我們的上帝同行  彌迦: 6:8

無論做甚,說甚們都要奉主耶的名,藉著他感謝父上帝。- 歌羅西書:3:17

日光之下的台灣

稱自己為台灣人是甚麼意思?我為什麼要在意作台灣人的身分?這兩個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我,尤其是面對全球化和資訊高度發達的新時代,此一困擾有增無減。

作為一個出生於台灣的人,照理說我對自己的身分認同應該沒有問題。其實不然,台灣的國際孤兒處境,以及在國際社會中沒有合法的身分以及缺乏國家地位,都讓我的自我認同變得更加複雜。更何況我雖然以出生於美麗島的台灣為榮,也認為出生地具有其重要意義,但是從更深層的關懷而言,我並不全然滿足於單純以出生地所賦予的身分。我體認到有關台灣身分認同的問題之複雜性已經超越了我個人的能力所能單獨處理或釐清。它是整個國家的課題,目前看來它甚至牽涉到國際社會的認同與肯定。

至於說為甚麼我會在意作為台灣人身分的問題也是同樣的複雜。當前,台灣的政治環境愈形孤立,在國際社會中除了美國、中國、新加坡及日本外,大部分國家的人民對台灣所知非常有限。至少對我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情境。台灣以及住在台灣的人民具有一切的權利去享有國際社會承認的主權,以及對自己所主張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選擇。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To Die Young As Late As Possible (死得年輕死得晚)

讀葛芬(William Sloan Coffin)的書「信條」(Credo),映入眼簾這句弔詭的英文: To Die Young As Late As Possible (直譯:死得年輕死得晚)。 葛芬死於2006年 (June 1, 1924 – April 12, 2006) ,享年81歲。是美國基督教自由派的牧師,長年致力於促進人類和平的運動。有20世紀美國先知的美譽。早年在美國長老教會按立牧職,然後轉往聯合基督教會(UCC)牧會。年輕時熱愛運動,是一位有天份的鋼琴家,也曾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工作過,後來擔任耶魯大學的校牧,紐約河岸大教堂 (Riverside Church)主任牧師等工作。
受到當時在紐約協和神學院 (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任教的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社會哲學的影響,葛芬在一九六零和七零年代成為一個激進的美國民權及和平運動的領導者。他甚至曾加入骷髏會的秘密會社組織 (Society of Skull and Bones)成為會員。贋任美國最大的反核委員會(SANE/FREEZE)的主席。
他一生反戰,反越戰、反伊拉克戰爭。他關注生態,強調保護環境的信仰不足於維護生態的永續,要從心裡敬畏自然,尊重上帝的創造。他也直言為不同性取向者的權益作辯護。在上個世紀末能活到八十一歲的人,從年歲看應該不算死得年輕,但是他終身為理想奮戰,走入死亡還有市民趴在他的棺木上嚎啕。他的死也忠實於自己的格言。


"To Die Young As Late As Possible" 這句話可以有很多翻譯,「死得年輕死得晚」的直譯給人一些遐思。如果意譯的話應該可以譯成「至死保持年輕」、「寧死勿老」、「老而不萎」,或者轉一個角度可以說 "To Live Young As Long As Possible"。


在醫院工作的朋友在看透生老病死,往往提出哲言忠告:「好死就是祝福」(善終為福),葛芬給我們的格言或許更值得省思吧。




Corses of American Soldiers from Iraq
Martin Luther King Jr.
Cry over the "Coffin"

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春季、花祭、人聚

枯木逢春

幾度氣溫回升,滿園春意盪漾。來到紐澤西這個花園城市不到一個月,三月初迎接我們的滿城枯樹,轉眼間,居然數變其貌 ,從吐蕊開花到嫩葉新綠,校景、街景三天一變,讓人目不暇給驚嘆不已。值得一提的是,花開的速度比葉子早且快。還枯乾的樹枝上點輟著鮮豔的花蕊,百色交錯正所謂繽紛。當初枯死蕭瑟的冬景,如今卻已綠意盎然,百花爭寵。春來了,信息明確。宿舍外面的草坪開始可以聽到小孩子的嬉戲聲,後面球場也不時傳來運動員、啦啦隊的吶喊、鼓譟。四周塞滿了青春的氣息。出國無數次到過的國家也不少,卻是第一次感受到季節變換如此的鮮明、強烈。把一個月之差所拍攝的照片拿出來比對 ,不禁對大自然生命力的強大感到震驚。再嚴酷的冬寒都阻擋不了春芽的崢嶸。講了半輩子復活節的信息,從沒有像置身這一
個創造變化之奧秘情境中感受這麼深刻。這不禁讓我想起讀日本哲人和哲郎 (Tetsuro Watsuji) 的「風土」(Fudo,1953) 所提到的氣候、環境、自然與人文(文化)的關係。不過它所論述的東亞季節雨氣候導成的輪迴式宗教文化,自己雖然身處其中,一直都沒有很深的感受,反倒是在這北美的城市驚懼的體驗了他所描述的大自然在死亡與復活之間輪迴的奇特經驗。

如果死亡就像生命的嚴冬,枯犒的枝幹在風雪中的靜默,算得上一季生命的休止符。我倒很想詢問枯枝知道春暖會帶來生命的復甦嗎?死寂的生命裡存有復活的盼望嗎?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Chester 農莊的復活節

農莊的放山雞
幾個禮拜前神學院院長秘書瑪麗亞寄來一份資料,詢問我是否考慮租車,增加生活上的方便。事實上要來美國之前,我們的確考慮來美國後要租車,因此,換了國際駕照,甚至考慮把在台灣用的GPS都帶來。不過,看過租車資料,考慮我們在此居住的時間、地點以及所規畫好的行程,租車似乎不很實際。一方面我們日常生活的範圍單純,到麥迪遜街上購物也都在走路的範圍。幾個比較遠距離的行程,都是附近的台灣朋友邀約下規畫的,他們都已經熱情的幫忙安排了交通接送。禮拜天的主日禮拜也安排到了四月底。租車無論計時、計日都不適合我們目前的情況。所以就放棄了租車的想法。然而這不是說,一切都沒問題。日常生活上確實比較依賴朋友的幫忙。